内蒙古包头:“联动·融通·共赢” 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4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结合产业结构特点,发挥城市包容性的优势,以“区内协作+区外联动”为工作思路,首创发起并联合自治区内外16个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包头市跨省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城市区域合作联盟,秉持“联动?融通?共赢”理念,搭建起“跨区域—多城市”联动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将分散的政策“握指成拳”,让孤立的资源“串珠成链”,变“一城一地探索”为“全域共享红利”,构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互享、政策互惠、人才互动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

聚力区域协同,构建“联席议事+项目协作”发展新路径。 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擎+社会协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协同模式,聚焦跨区域政策衔接和资源整合,推动区域合作联盟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网络。牵头组建包括17家成员单位的联盟工作机构,联合研究制定区域合作联盟工作机制,聚焦“促进资源整合、优化服务效能、就业创业提质增效”三大服务目标,系统打造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政策互通机制、扩容拓展机制、培训联动机制、就业协同机制、创业支持机制等“七维保障机制”,靶向制定涵盖“举办跨省市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开展跨区域异地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等9项量化指标的《联盟2025年任务清单》,形成“三大服务目标指引、七大机制立体保障、九项工程精准落地”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就业联促、培训联动、创业联助三维协同为牵引,依托数据融通实现服务半径跨域延伸,推动区域就业创业协同质效跃升。

深耕服务矩阵,打造“协同联动+资源融通”合作新模式。 区域合作联盟系统整合产业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汇聚退役军人人力人才资源,广泛集聚产业、资源、人才等多方面优势,促进各省市、盟市与企业、社会组织跨区域协同合作,助力广大退役军人充分享受政策叠加优势和资源整合红利,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目标。 多维协同助力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依托联盟平台,精准构建区域合作联盟企业用工需求库与退役军人求职信息库“双数据库”,汇集联盟各地退役军人人力人才资源和优质就业岗位,其中企业用工需求库内现有企业108家,岗位3568个。打造精准推送、动态更新的跨区域“退役军人—用工企业”双向需求直联互通平台,通过三方联席会议“牵线搭桥”促就业、开启特定企业“批量直聘”促就业、以需求定供给“个性推荐”促就业、研判趋势把握“时间窗口”促就业、强化末梢神经“送岗上门”促就业,推动退役军人实现跨区域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先后前往赤峰、通辽及陕西榆林、甘肃兰州等地联合举办退役军人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现场招聘+现场面试”方式,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登记退役军人来包就业意向1200多人。以北重集团、包钢集团为退役军人单列计划、设置专岗为契机,举办“戎归鹿城再启航 砥砺前行建新功”冬季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将75个央企、国企岗位同步向联盟城市释放,通过线上线下接收联盟城市投递简历1546份,有效促进了区域间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跨区域就业创业。2025年,以联盟成立大会为契机,同步联合举办首届跨省市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组织16个合作联盟城市,线上线下100多家企业参加,覆盖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12个重点产业领域,并实时通过“中国退役军人 ” 公众号进行全国直播,吸引线上线下1万余人求职咨询,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20多人。 协同赋能推动退役军人教培体系升级。 积极探索联盟跨区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联合17个城市筛选本地区符合标准的承训机构及相关培训项目,推动建立《区域合作联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异地职业技能培训目录》,重点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区域重点产业需求,将无人机驾驶、消防设施操作员、电梯安装维修工等20多个常规培训项目与新型职业培训纳入培训项目清单。结合工业资源优势,筛选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具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质的优质承训机构及培训项目,进一步推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需求清单匹配—跨域资源统筹—产教融合培养—精准就业输送”全链条服务,为推动跨省市异地职业技能培训下好“先手棋”、吹响“先锋号”,助力退役军人精准对接职业培训资源、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立体孵化助力退役军人激活创业动能。 以区域合作联盟为平台,积极带动联盟成员挖掘本土优质军创企业,联合编印《区域合作联盟军创企业名录》,系统归集成员单位覆盖的17座城市近百家优质军创企业资源,扩大联盟军创企业“朋友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军创企业交流对接,促进项目合作、投资对接、互学互鉴,推动军创企业融通发展。通过开展跨区域退役军人创业创新交流活动、军创产品展销等活动,推动企业技术合作、市场共享与品牌共建,助力军创企业发展壮大。针对异地创业退役军人定制“政策包+资源包+服务包”支持体系,联合金融机构推动“崇军贷”跨域互认,并组建专家导师团开展“创业诊断+产业适配”定向辅导,推动构建“产业链互补、资源池共享、大市场共拓”的军创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圈,助力跨区域退役军人人力人才培育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耦合,促成包头市退役军人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16户,其中规上企业37家,涵盖了制造、生活服务、医疗康养、交通运输、物业服务等15个行业,带动全社会3万余人就业,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成功“反哺”。

多维赋能发展,探索“精准对接+全链培育”服务新体系。 数字赋能就业增效。 依托本市“两库链接”机制,创新升级区域合作联盟“双数据库”体系,构建跨域数据共享平台,集成退役军人学历、技能等多项基础数据与企业用工需求动态信息,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人岗适配度评估模型”,实现求职意向与岗位要求精准匹配。积极与教育、人社等部门沟通,探索融通社保、教育等数据信息,开发“智能简历生成”“云端线上面试”等线上服务功能,构建全域联动、多维集成的跨区域就业服务新生态。 体系构建产教协同。 深入推进跨省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推动“师资共享+认证互通”,进一步明确考核标准和证书效力范围,动态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支柱产业需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构建覆盖职业技能、学历提升、创业指导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依托政校企协同平台,推动“订单式”“点餐式”等产教融合模式,用好实训基地全、新、实优势,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职业资格衔接通道,构建“技能提升—资格认证—岗位适配”全链条成长路径,持续提升退役军人技能适配性与职业竞争力。 资源聚合四链融通。 搭建“线上云展会+线下展销会”立体营销平台,构建“创业诊断—资源匹配—跟踪孵化”服务闭环,开发人工智能、电商直播等新兴创业培训课程,丰富完善建立跨区域导师库,集结军创企业家、投资人和技术专家,实现“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四维赋能,让联盟服务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强大,更好服务退役军人便利创业、成功创业。

未来,包头市跨省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城市区域合作联盟将深化“数据联通+生态共建”双轮驱动,推动合作范畴从就业创业服务向职业教育培训、产业协同创新、金融科技赋能等多个领域延伸,打造激活退役军人价值的“创新引擎”,实现从政策叠加到市场融合、从人才流动到产业协同的转型升级,通过跨区域人才共育、就业共促、产业共兴,让退役军人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奔赴”,构建退役军人“能力提升—精准就业—成功创业—反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