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太仓市对德合作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高新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科教新城管委会,娄东街道、陆渡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健雄学院:
《2022年太仓市对德合作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太仓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太仓市对德合作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持续做深“对德合作”。以中德建交50周年为契机,全面强化德资企业集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争创国家级新平台,实现对德合作再突破。
一、全力拓展对德合作新空间
(一)拓展产业领域,提升合作能级。提升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合作水平,培育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大与北威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接力度。拓展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合作,鼓励德国金融、保险机构来太设立分支机构。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战略机遇,提升与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商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层次,依托德企制造基础和航空航天产业园承载能力,加快推动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培育以对德合作、服务德企为特色的商务服务集聚区。加大德企地区总部及研发、财务、采购、销售、物流、结算等功能性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德资企业升格为地区总部。全年新引进德资航空产业项目2个,引进和培育总部型德企3家。(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招商局、各区镇。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动科技合作,加快协同创新。瞄准德国“隐形冠军”企业,聚焦“高精尖特”国际先进技术、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等开展创新合作。加快中德石墨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德企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进程。组织实施智能工厂(车间)诊断。给予德国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和孵化服务,优先支持德企急需人才申报“双创计划”。鼓励德企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德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推动创新成果的本地化应用。全年力争申报德企科技小巨人1-2家、德企企业技术中心1-2家、德企示范智能车间5-6家。引进涉德创新创业项目10个,德资、德籍、留德人才入选各级人才计划2个以上,引进博士后不少于2名。(责任单位:科技局、工信局、组织部、人社局、各区镇)
(三)加快空间拓展,加速载体建设。推动建设中德创新园生命科学园、太仓港对德合作中心等产业载体,做优中德创新园航空产业园、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太仓绿色产业园、平谦现代产业园、祥平智能产业园等成熟载体,引进更多优质德资项目。优化运作德国中小企业(太仓)孵化中心、柏林(太仓)创新中心等海内外孵化、创新平台,加快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升级改造。(责任单位:各区镇、科技局、招商局)
(四)助力内外融合,深化协同发展。鼓励德企发挥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向本土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开展本土企业与德资企业协作配套和产需对接活动,推动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交流。强化本土企业与德资企业在资本、市场、管理、研发等方面的广泛合作,推动本土企业融入德资企业供应链体系,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率。开展两期民营企业“走进德企”活动,依托太仓市企业服务总入口开设中德配套协作专区,发布配套协作信息。鼓励本土企业赴德投资、开展项目合作。组织德企参加省市各级展销会、博览会,帮助德企开拓国内市场。(责任单位:工信局、发改委、商务局、各区镇)
(五)强化招商力量,做强驻德机构。推动与省商务厅、省发改委驻外代表处的挂钩联系工作机制落地。高新区驻德办事处在杜塞尔多夫实体化运作,并加快与省有关部门实现共建,争取在汉堡、斯图加特、德累斯顿或慕尼黑新设代表处。配足配强驻德招商人员,实现招商阵线前移,重点围绕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确定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加大对接力度。推动与德国中小企业协会开展实质性合作。依托江苏省与巴符州、北威州合作机制提升驻德办事处层级,借力省驻欧洲其他国家经贸代表处拓展招商网络,力争实现欧洲全覆盖。深化与德国MMLink等咨询机构的合作,发挥德国籍招商大使的人脉资源优势,下沉德国本土社群,发掘一手对华投资项目信息。(责任单位:商务局、发改委、招商局、外办、高新区)
(六)创新引资方式,丰富投促活动。集中优势资源加大德资招引力度,围绕重点领域梳理太仓产业链图谱和紧缺项目清单。加大对德国产业和企业的研究力度,开拓引进德资龙头型项目及五百强项目,持续招引德国高端服务业项目。发挥“太仓云招商”平台作用,灵活多样举办及参与对德招商对接活动。落实德企项目全市流转机制,调动区镇双赢互动积极性。全年新引进德企超40家,隐形冠军企业超6家,举办各类对德招商对接活动超20场。(责任单位:招商局、商务局、各区镇)
(七)融入国家战略,聚焦一体发展。完善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围绕太仓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翼发展极的布局定位,推动中德创新城城市设计与建设,推进太仓中德合作与虹桥商务区协同发展。主动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围绕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领域,在德资产业发展、研发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强对接协同。强化德资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研制、重大科技平台共享等方面的合作。组织德企参加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上海国际航空航天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等。(责任单位: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高新区)
(八)加快联动发展,争取创新试点。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联动创新发展区,主动加强与自贸区的联动创新,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创新经验,推动联动创新区与自贸区政策联动、优势互补、成效叠加。立足联动创新区定位,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开展差异化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太仓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责任单位:商务局、高新区)
(九)深化教育合作,培养双元人才。围绕开展“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研究、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等10大重点任务,加快打造“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加速中德培训中心智能化、数字化提档升级,推进建设AHK学院和长三角中德双元制国际教育园,优化运营“双元制”教育研究院。西工大中德学院加快筹建,与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建设。推进中德职业资格证书互认、德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举办中德(太仓)“双元制”教育创新发展大会、中德“双元制”教育创新发展太仓论坛、第二届“太仓杯”中德高端制造工匠技能挑战赛等活动。(责任单位:教育局、人社局、高新区、健雄学院、高校办)
(十)扩大互动交流,拓展全域合作。继续巩固提升与德国已有13个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