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常见问题解析
发表于: 2017-07-16 16:07: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为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6年1月发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于企业的科技和财税管理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首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成果转化管理、研发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等整体管理水平的评定,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其次,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将会给企业带来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重要价值。第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没有数量限制,只要经实地考察证实申报资料与企业实际情况一致,并经科技和财务专家打分70分以上,就可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热情高涨,然而仍有一些企业不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一、未通过主要原因
1.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未达到相应要求,创新能力评价不超过70分。
2.实地核查发现: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不符合要求、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不符合要求、对企业产品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不属于重点支持领域范围、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的财务报表和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与认定申请材料中的财务报表和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不符、企业不是查账征收管户、科技人员占比不符合要求、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未达到相应要求占到未通过原因的70%左右。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的财务报表和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与认定申请材料中的财务报表和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不符、企业不是查账征收管户、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本质上是企业管理问题。
二、解决方案
(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1.创新能力评价——知识产权常见扣分点及解决方案
(1)知识产权类别:仅有Ⅱ类知识产权,没有Ⅰ类知识产权。
解决方案:Ⅰ类知识产权取得周期较长,提前做好筹划。
(2)知识产权数量:Ⅰ类知识产权1-2项或Ⅱ类知识产权5-6项。
解决方案:做好知识产权过程管理,将知识产权积累作为日常工作。知识产权数量要与企业销售收入等匹配。
注:Ⅰ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有效期内持续计分。Ⅱ类知识产权需要是近三年内获得的知识产权,且未在以前年度高企申报中使用。
(3)知识产权获得方式:仅有受让、受赠、并购等。
解决方案:提前筹划,挖掘自身创新性,积极申报自主知识产权。
(4)知识产权核心性:非电子信息行业知识产权为软件著作权或实用新型专利与主要高新技术产品相关性不强。
解决方案:提前筹划,申请专利要从核心产品的核心技术入手。
1.创新能力评价——成果转化常见扣分点及解决方案
(1)数量:成果转化数量年均不超过5项。
解决方案:研发项目数量年均完成5项以上,但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并不完全等于研发项目数量,一个研发项目可以产生多项科技成果,多个研发项目也可以产生一项科技成果。兼顾研发项目数量和科技成果转化数量。
(2) 下一篇
0条评论